教科研动态
外国语学院召开“跨学科视野下的外语研究若干思考”主题专项讲座
作者:外国语学院        发布时间:2023-12-22        阅读量:

12月21日上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广西民族大学国际学部主任、外国语学院院长兼博士生导师张旭教授在我校知行楼518会议室开展以“跨学科视野下的外语研究若干思考”为主题的专项讲座。出席本次讲座的有广东海洋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部陈松主任、外国语学院邓博文院长以及外国语学院全体专任教师。

会议伊始,张旭教授结合自身经历,介绍了进行学科建设,以及作为学科建设中的三大关键的学科领军人物、学术平台以及教师所发表的刊物。随后,张教授介绍五大未来学科群,包括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外国文学、外应、翻译学以及国别与区域研究。张教授针对教师深造提出几点建议,第一,学院的学科建设可以依托湛江的地缘优势,发展国别与区域研究方向;第二,翻译(MTI)已经提升为文学学科下的一级学科,国家也已经开始招收翻译博士;第三,新增一个区域与国别学。

接着,张旭教授详细介绍了当前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特点。他强调,做研究、做科研、写文章要有方法,不能凭直觉随便干。在读文章、看书、思考的过程中都要讲究有系统、有逻辑、有条理。在研究过程中,可以使用“高级的”演绎法,也同样可以使用“简单的”归纳法,通过田野调查进行研究。会上,张教授分享了自下至上和自下至上的两种研究模式以及三条做学术研究的途径——文献学的训练及语料库的建设、文史哲的打通以及互文语境下的关照、跨学科研究的视角与现代学科通约性问题的探讨。

在问答互动环节,李丛立老师问及关于在AI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本科翻译专业如何寻找出路。张教授认为,AI技术只能作为一个辅助工具,在翻译过程中很多专业性、个性化的工作只能由人工完成。而且目前AI的技术的数据库中,中文语料非常匮乏,而且绝大多数是西方话语权主导下、偏颇甚至错误的内容。因此,可以鼓励学生多样化发展,扩展知识面,争取到更多机会;同时也要打造学校的专业特色,让学生有自豪感和认同感。

会议最后,邓博文院长先从研究热点、研究方法、课题申报等方面总结了张院长的发言。邓院长鼓励教师听取张院长的意见,从细节着手、结合区域研究、广泛收集研究素材,深入专研,多多发表研究成果;也告诫教师要站稳课堂,立足科研、辐射教学,多鼓励学生。

本次主题讲座的顺利开展,为外国语学院教师的学术研究方向提供了指引和导向,营造了更好的学术氛围。


主讲嘉宾简介

张旭 香港浸会大学哲学博士,广西民族大学国际学部主任、外国语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浸会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荣誉研究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翻译史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执教于长沙铁道学院、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和福建工程学院,闽江学者特聘教授,主持国家社会基金项目3项、国家出版基金项目1项。担任国际合作丛书《通天塔丛书》主编、《闽人年谱丛书》主编、《外国语言文化传播研究丛书》执行主编、《翻译史论丛》主编。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发表论文百余篇。近五年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项。个人学术专著有《现代湖南翻译史论》(2022)、《多维视野下的希利斯·米勒文论研究》(2020)、《心田的音乐:黎翠珍的英译世界》(2019)、《视界的融合:朱湘译诗新探》(2017/2008)、《近代湖南翻译史论》(2014)、《中国英诗汉译史论》(2011/2012)、《湘籍近现代文化名人·翻译家卷》(2012)、《跨越边界:从比较文学到翻译研究》(2010)等;合著有《越界与融通——跨文化视野中的文学跨学科研究》(2012)、《外国文学翻译在中国》(2003)等,编著有《中国传统译论文献汇编》(全六册,2020)、《马君武年谱》(2020)、《陈衍年谱》(2020)、《陈宝琛年谱》(2017)、《林纾年谱长编》(2014)、《风筝不断线——张佩瑶教授译学研究纪念集》(2014)等;译著有《一门学科之死》(2014)、《印度的世纪》(2011)、《翻译学导论》(合译,2009)等。2007年获香港翻译学会狮球教育基金会翻译翻译研究奖学金20132016年分获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二、三等奖;2015年获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2018年获广西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地址: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学智路二号(524094)(0759)3871329 (学院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