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校园活动风采 >> 正文

挑战杯上的湛科力量:开启创新驱动的多元发展新征程

发布者:湛江科技学院学生会 初审:复审:终审:[发表时间]:2025-03-25 [来源]: [浏览次数]:
初审 复审
终审

近日,湛江科技学院圆满举办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本次竞赛由校院两级联动组织,吸引了12个学院共计510余件作品参赛,作品涵盖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数理、生命科学、能源化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多个领域。经院级推荐、校级项目盲审、项目路演答辩等环节的严格评选,校赛共选出特等奖2件,一等奖2件,二等奖7件,三等奖9件作品。

在本次竞赛的众多优秀成果中,选取以下三份代表不同领域的获奖项目进行详细展示:

“织”梦前行:雷州蒲织的传承与创新之路

面对雷州蒲织非遗技艺濒临失传、创新乏力与市场萎缩的困境,荣获特等奖的作品《新质生产力驱动下雷州蒲织非遗的“活态”传承与创新路径探索——基于3个地区1140份问卷调研的实证研究》的学生团队,深入湛江3个蒲织传承地,走访93户村民,访谈省级传承人徐少文,并基于1140份问卷数据展开实证研究。团队以“新质生产力”为驱动,构建了“科技+文化+产业”融合的创新路径。

团队运用数字技术录制蒲织系列课程,开设虚拟人编织教程,覆盖320名学员;设计72款创新蒲织产品图,并已有49款成功产出;利用AI辅助设计出38款创新产品,其中9款实物投入生产。通过融媒体发布42条短视频,为雷州蒲织注入“活态”传承动力。同时,与茂德公非遗品牌达成合作,为沈塘镇策划蒲草文化节,推动蒲织“O2O”模式落地,助力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为非遗创新提供可复制的范本。


图为团队成员调研村民图片


数智赋能:织就香云纱新锦绣

在非遗传承与发展面临挑战的当下,数智化浪潮为顺德香云纱产业带来新契机。本项目通过对大量问卷进行深度剖析,精准洞察香云纱产业现状一方面,传统工艺传承人才青黄不接,制作工序繁杂,难以大规模生产;另一方面,市场推广渠道有限,品牌知名度局限在小众范围。

针对这些困境,项目提出数智化解决方案。利用数字化手段记录香云纱制作工艺,便于传承与学习;借助大数据分析消费者偏好,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香云纱产品;搭建线上销售平台,拓宽销售渠道,打破地域限制。通过数智化赋能,为振兴顺德香云纱非遗产业探索出切实可行的路径,助力这一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369A2

图为团队成员积极讨论项目

智瞳视界:破局领航建筑安全“智”变

针对建筑工地复杂场景,项目《基于机器视觉的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智慧识别与管理》创新采用检测-预警-处置闭环设计:边缘计算节点搭载太阳能供电模块,支持无网无电环境部署;BIM模型叠加实时检测数据,精准定位违规行为空间坐标;区块链存证技术确保监管数据不可篡改。经实测,系统降低安全事故率65%以上,单位面积能耗较传统方案下降58%,为智慧工地提供低成本、高鲁棒的数字化转型方案。

团队研发三大核心技术:YOLOv8目标检测、YOLOv8+Mediapipe人体姿态识别与BIM+GIS空间定位技术,打造三维立体安全防控体系。通过轻量化模型优化(参数量减少40%)、动态背景抑制算法及多模态数据融合,实现安全帽识别精度≥95%、行为分析响应≤0.3秒,突破传统监控误报率高、覆盖范围窄的痛点。

ACDE0

图为使用YOLOv8模型检测3000+训练照片




下一条:【喜讯】优秀组织奖二等奖!我校在“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暨“点亮粤港澳·助力全运会”线上快乐跑活动上获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