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教特色专业建设
汉语国际教育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简报(第6期)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2-25        阅读量:

汉语国际教育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中期成果巡展


我院教师有一项课程试题库建设项目结项

2021年7月19日,我校公布湛江科技学院“品牌提升计划”2021-2022学年课程试题库建设项目立项名单,我院李贵龙老师获得项目立项,并于2021年12月通过验收。

李贵龙《汉语写作试题库

团队教师利用暑假开始建设,于2021年12月通过验收。题库有单选题330题、多选题330题、填空题225题、简答题36题、阅读理解50题、写作50题,总题量1021题。该题库主要特色有:

1.命题知识点分布广;

2.命题符合课程大纲要求。选择、填空重在考查一般知识掌握;简答题、阅读题、写作题对标教学重点、难点。既考查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广度,又考查了掌握的深度,还有一定的挑战度。

3.命题兼顾理论和技能,着重考查学生综合应用写作理论进行分析问题及写作能力。

4.可以推广使用。


我院教师有四校级本科质量工程和教育教学改革建设项目立项

2021年5月6日,我校公布湛江科技学院2020年校级质量工程项目立项名单,我院曾葵芬老师、李丽青老师的项目获得立项。

2021年12月1日,我校公布湛江科技学院2021年校级质量工程和教育教学改革建设项目立项名单,我院王小莹、杨晓宇两位老师的项目获得立项。

曾葵芬《新文科背景下《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思政建设》

研究问题:在充分理解新文科内涵和《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思政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思政建设存在问题及其制约原因,充分利用新技术推动教学,引导学生掌握、理解专业知识的同时,把思政目标自然渗入课程之中,实现“课程”与“思政”的有机融合。

研究目的:本研究内容以新文科建设为背景,加强《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实施路径,坚持回到历史、立足价值、聚焦审美、学科共建的教学原则,挖掘课程思政资源,促进思政元素与专业的自然融合,修订教学大纲,利用新技术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预期成果:论文《新文科背景下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思政建设》

李丽青《课程思政背景下《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研究问题:《现代汉语》是研究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的一门学科,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在现代汉语教学中,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与其有效融合,并保证现代汉语专业中党建思想工作的有效落实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现代汉语》课程,普遍存在“重知识传授、技能培养而忽视价值引领”这个突出问题,导致《现代汉语》课程没能做到与思政课程、专业课程同向同行,似乎游离于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外,以致学生对这门课的价值、地位认识不足,影响了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研究目的:通过《现代汉语》基础理论教学和课程思政教育相融合,并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运用汉语的能力。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坚定文化立场,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打牢思想根基,提供精神和智慧支持,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真正担负起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发挥这门课程的“协同育人”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培养奋斗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升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

预期成果:1.总结凝练出《现代汉语》课程课堂思政案例。该案例应用于今后的《现代汉语》课堂,增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更加坚定的传承中国文化,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语言文字。

2.根据研究成果撰写学术论文1-2篇。

王小莹《吟诵在诗词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研究问题:吟诵教学是以古典诗词为载体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一种实践,吟诵教学是以吟诵为主要手段,以理解、鉴赏和感悟诗词为主要目的。古典诗词的语言本身具有一定音乐性,它是为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情感所服务的。通过声音进入内容,随着声音的抑扬顿挫,语速的急徐变化和腔调的婉转曲折,有利于师生更好地走入诗词的意境当中,有利于师生充分领略诗词的意境之美及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研究目的: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吟诵为手段使古诗词的学习得以美化、深化,将德育和美育结合起来,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预期成果:吟诵在诗词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杨晓宇《大学生文化认同视域下民办高校中华优秀文化教育策略研究》

研究问题:中华优秀文化对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大学生作为支撑中国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加强大学生的对中华优秀文化认同研究非常必要。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文化认同方面做了许多研究,也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大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知深度和创造性转化的能力仍需要大幅度加强。

研究目的:以民办高校大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探知他们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认知程度,探索真正适合大学生的传承和传播方式,促进民办高校文化教育改革。主要研究目标如下:

1.在防止走向文化保守主义的基础上,对当前存在于大学生中不利于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和传播的文化思潮进行拨乱反正,鼓励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2.面对大学生中存在的高认同低认知的情况,本课题尝试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大学生比较熟悉的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大学生文化学习的敏感性和自觉性;

3.面对大学生对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能力弱的问题,本课题计划依托学校强化对大学生的文化创新教育,通过文化教育改革提升大学生对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能力。

预期成果:民办高校文化教育模式创新性研究


地址: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学智路二号(524094)(0759)3263779 (学院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