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校友风采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就业与校友 > 校友风采 > 正文

【优秀校友专访】高羽彤:请静待花开

发布者:外国语学院 发布时间:2025-06-19 浏览次数:

  人物简介高羽彤,女,中共党员,2023届英语专业校友。曾任党支部宣传委员、外国语学院新闻传媒中心采编部部长等5项学生干部职务,2023年考入福建省工控集团权属企业,现任党群部科员。

 个人喜欢的励志金句:事在人为。



  实习实践经历

  一、校园经历:

  1.2022年6月-2023年6月,担任外国语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宣传委员。

  2. 2021年9月-2022年9月,担任外国语学院新闻传媒中心采编部部长。

  3.2021年9月-2022年9月,担任班主任助理。

  4.2019年9月-2021年9月,担任团委办公室工作人员。

  5. 2019年9月-2021年9月,担任班长。

  二、实习经历:

  1.2023年3月至6月,在永安市劳动就业中心实习,从事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统计、就业困难情况检查、开展招聘会等工作。

  2. 2022年7 - 8月,在永安市发展和改革局对外经济和项目成果推进科实习,负责项目建设前期调查评估等工作。

  3.2021年7 - 8月,在永安市发展和改革局办公室实习,负责办公、办会及部门沟通等工作。

  4. 2020年12月- 2021年7月,在识货APP担任社区运营,独立完成文案策划、社区内容发布及用户互动等工作。

信仰之基:从“支部宣传兵”到“党群生力军”的初心淬炼

  对于高校友而言,丰富的学生干部经历绝非简历上简单的“加分项”,而是照亮其职业航向的灯塔,更是锤炼党性与能力的熔炉。

  “在外国语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担任宣传委员的经历,是我大学时光最宝贵的财富之一。那段日子,从策划主题党日活动、撰写思想汇报、运营宣传阵地,到与支部党员们深入交流,每一次实践都让我对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有了更‘接地气’的理解,也真切体悟到了党群工作的力量与温度。这份‘沉浸式’的体验,在我心中深深埋下了投身党群事业的种子。”学生时期看似分散的经历,如同拼图般,在她报考党群部岗位时,完美契合,成为展现其综合素养与岗位匹配度的有力证明。“现在回头看,那些‘5+2’、‘白加黑’赶稿子、组织活动的日子,虽然辛苦,但无比值得。学生工作教会我的不仅是技能,更是责任担当、时间管理的硬本领,以及在服务他人中明晰自我价值的深刻体悟。这为我今天能迅速融入党群工作角色,打下了最坚实的根基。”

实践砺剑:从校园“多面手”到职场“新力量”的淬火征程

  深知“纸上得来终觉浅”,她积极利用寒暑假投身社会实践与实习,将理论付诸实践,视野从校园延伸至社会。

  政府实践,初识宏观:在市发展和改革局的两次实习(办公室、对外经济和项目成果推进科),让她接触到政府部门的运行逻辑。从基础的“办文办会办事”、部门间沟通协调,到参与项目建设前期调查评估,她不仅提升了行政办公效率,更培养了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对经济社会发展脉络的初步认识。

  扎根基层,心系民生:在市劳动就业中心的实习,则让她深入民生一线。统计城镇新增就业、核查就业困难情况、参与组织招聘会……这段经历让她体会到基层工作的繁琐与重要,增强了她的服务意识和对社会民情的感知力。

  市场历练,拥抱新媒:在识货APP担任社区运营的经历,则展现了她的另一面。独立负责文案策划、内容发布与用户互动,这段经历锻炼了她的互联网思维、用户运营能力和创意策划能力,也让她明白有效沟通与内容吸引力的重要性。

  这些多元化的“职场沙盘演练”,让她在不同性质的工作环境中快速适应、学习成长,也进一步明晰了她投身连接党、政、企、民,服务大局的综合性岗位——党群工作的职业志向。

备考攻坚:从专业跨界到能力破局的笃行之道

  跳出专业桎梏,方可海阔天空。

  “决定报考党群部科员的那一刻起,目标就非常清晰。”高校友知道跨专业有挑战,但更清楚自己在学生工作和实习中积累的沟通、组织、写作、党务认知等能力,正是岗位的核心需求。“专业是基础,但能力和热情才是关键。”

  精准规划:她深入研究岗位要求,将备考内容精准划分为专业知识巩固、党的理论政策与时政热点学习、公文写作与党务知识强化、面试模拟演练四大板块。

  高效执行:借鉴学生工作中练就的“多线程作战”能力,她制定了严密的学习计划表,利用碎片化时间关注时事,固定大块时间进行系统复习和写作练习。

  实战锤炼:针对面试环节,她不仅自我练习,还积极寻求前辈和同学的帮助进行模拟面试,不断打磨表达逻辑和应变能力,克服紧张情绪。

  信念支撑:“迷茫和焦虑肯定有过,”她回忆道,“特别是看到一些纯‘对口’专业的竞争者时。但每当这时,我就会回顾自己在党支部、在采编部、在实习中处理过的那些‘难题’,想想自己是如何一步步解决的。”方向正确,努力深耕,变无不可逾越之坎。

职场蜕变:从角色转型到价值重塑的成长之道

  职场不是校园的延长线,要学会把“我不会”转化为“我试试”。

  “要把我不会拆解为模仿—试错—迭代。”初入党群部,党建材料撰写、政策解读、活动策划等多维度任务也曾带来挑战。她主动跟着前辈“跑流程”,从协助会议、梳理资料、研读政策等基础做起。在接手了一份从未接触的工作时,她从请教前辈到研读政策、从整理资料到起笔写稿,材料修改了八版终获采纳,她突然明白了进步藏在每一次“试试看”里。

  面对国企严谨的工作氛围,她用“双轨适应法”快速融入,一方面传承“严、实、细”的优良作风,虚心向前辈请教;另一方面注入年轻活力,将校园里组织创意活动的经验创造性转化,在遵循规范的前提下,用新视角让党群工作换发生机。“就像学生干部时期既要执行老师的要求,又要想办法让同学感兴趣。”高校友认为,适应不是被动接受,而是在理解规则的基础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力点。

  寄语

  花开的路上,总有踽踽独行,匆匆赶路。大学是探索无限可能的黄金时期,要野蛮生长,多尝试,去获得可能改变自己命运的力量和可能性;也要静待花开,沉住气,去拥有迎接不确定性的勇气和胸襟。请相信,每朵小花都会绽放,只是在不同的时期。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2020 湛江科技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仿制必究 粤ICP备120491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