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政校地协同赋能乡村振兴——“助力百千万·大美储良”抖音短视频创意大赛圆满落幕
作者:吴沛珊        来源:管理学院         编发:dwxcb        初审:林绮雯        复审:梁仍扬        终审:杨文玲        发布时间:2025-06-12        阅读量:

6月10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村振兴创意盛典——“助力百千万·大美储良”抖音短视频创意大赛决赛在学校新湖校区启幕。这场由校团委精心策划、管理学院倾力承办的赛事,汇聚了高州市分界镇储良村民委员会、珠海市自然资源局等多家政企单位的力量,以“小屏幕”连接“大世界”,用青春创意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校长罗如学,管理学院院长刘晓丽、副院长肖荆,高州市分界镇储良村(以下简称“储良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莫潇,珠海驻高州市分界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姚盛乾、陈光东,储良强村公司经理陈剑梅及管院团委书记吴国洪、副教授梁玉梅、老师周凡泽及百名学子出席活动,共同见证这场以短视频为媒介、以产教融合为纽带的乡村振兴生动实践。

短视频激活乡村魅力,“小屏幕”撬动“大流量”

决赛现场,16组脱颖而出的作品展开激烈角逐。参赛学子以独特的镜头语言,将储良村的自然禀赋与人文底蕴娓娓道来:有的以百年龙眼母树为叙事主线,通过“一粒龙眼的时空之旅”展现农业文化遗产;有的记录村民手工制作龙眼干的全过程,呈现传统技艺与现代电商的融合;更不乏创作者巧借杏花村3D彩绘古街背景,创作沉浸式文旅体验短片作品兼具着艺术性与传播力,充分体现了青年学子对乡村振兴的深度思考。

入围的学生团队台上展示视频作品

评委老师从内容创意、技术水平、传播价值等维度进行点评,肯定了作品在“小切口”中展现“大主题”的创作思路,他们特别指出要抓住储良村作为世界储良龙眼发源地的核心IP,进一步通过短视频的裂变效应,将“储良龙眼”从土特产升级为文化IP符号,提升品牌辨识度。刘晓丽院长指出,参赛作品以年轻化的表达方式打破了乡村叙事的刻板印象,既保留了乡土气息,又注入了青春元素。经过激烈角逐,《储良绘百千,大美绽芳华》凭借其诗意的镜头语言和深刻的文化洞察拔得头筹。

罗如学副校长为获得一等奖的团队代表颁发证书

政校地协同发力,“产学研”激活“新动能”

这场赛事背后,是多方力量构建的乡村振兴“同心圆”。活动现场,莫潇书记在讲话中特别提到,储良村与湛江科技学院的合作已形成“专利输血+产业造血”的闭环。今年4月,校方将原创龙眼IP“桂小润”专利无偿赠予村集体,同步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推动龙眼包装溢价,并通过研学课程设计吸引全国各地学生参与乡村实践。

罗如学副校长进行赛事总结

罗如学副校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短视频是手段,不是目的。我们的目标是通过这种形式,构建可持续的乡村发展生态。他强调,这是一次“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的创新尝试。采取“以赛促产、以产促教”的模式,实现了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为产教融合提供了新范式。此次大赛更是推动“课程+项目+实践”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改革,引导学生在真实场景中提升专业能力,培养全面发展新农人。同时,短视频大赛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校地合作迈入“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的新阶段。

从“一颗龙眼”到“一个IP”,从“田间地头”到“网络云端”,这场短视频大赛不仅是一次创意的碰撞,更是政校地协同创新推进“百千万工程”的生动缩影。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以赛促产”,湛江科技学院与储良村探索出一条“短视频赋能乡村振兴、产教融合驱动发展”的新路径,储良村正以数字技术为画笔,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提供了勾勒出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未来,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让青春创意在乡村热土上绽放绚丽之花,书写校地共赢的新篇章。

分享到: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