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学院要闻 > 正文

【学院动态】 政校地协同赋能乡村振兴——“助力百千万·大美储良”抖音短视频创意大赛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2025-06-12 作者:管理学院 吴沛珊 浏览次数:

6月10日,“助力百千万·大美储良”抖音短视频创意大赛决赛在新湖校区隆重举行,以创新实践赋能乡村振兴。本次比赛由湛江科技学院团委主办,管理学院团委承办,高州市分界镇储良村民委员会、高州市分界镇帮扶工作队、珠海市自然资源局、拱北海关、珠海市税务局、佛山春眠不觉晓科技有限公司协办。湛江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校长罗如学,管理学院院长刘晓丽、副院长肖荆,高州市分界镇储良村(以下简称“储良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莫潇,珠海驻高州市分界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姚盛乾、陈光东,储良强村公司经理陈剑梅及管院团委书记吴国洪、副教授梁玉梅、老师周凡泽及百名学子出席活动,共同见证这场以短视频为媒介、以产教融合为纽带的乡村振兴生动实践。

短视频赋能乡村,“小屏幕”撬动“大流量”

决赛现场,16组入围作品围绕储良村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等主题展开角逐。参赛团队通过镜头语言挖掘乡村之美:有的聚焦储良龙眼母树的历史故事,以“一粒龙眼的百年传承”为线索展现农业文化遗产;有的记录村民手工制作龙眼干的全过程,呈现传统技艺与现代电商的融合;有的以杏花村3D彩绘古街为背景,创作沉浸式文旅体验短片。作品投放在小小屏幕里却撬动了大大流量,兼具着艺术性与传播力,充分体现了青年学子对乡村振兴的深度思考。

入围的学生团队台上展示视频作品

评委老师对入围作品进行一一点评


评委老师从内容创意、技术水平、传播价值等维度进行点评,肯定了作品在“小切口”中展现“大主题”的创作思路,更重要的是抓住储良村作为世界储良龙眼发源地的核心IP,并建议进一步通过短视频的裂变效应,将‘储良龙眼’从土特产升级为文化IP符号,提升品牌辨识度。刘晓丽院长指出,参赛作品“以年轻化的表达方式打破了乡村叙事的刻板印象,既保留了乡土气息,又注入了青春元素”。结合抖音视频各项数据、线下现场投票和评委评分,《储良绘百千,大美绽芳华》《大美储良,与你相见》《储良龙眼,串起乡村振兴新希望》等作品凭借高人气脱颖而出,分别斩获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罗如学副校长为一等奖得主颁发证书并送上热烈祝贺

刘晓丽院长与获奖学子们一同合影


政校地协同发力,“产学研”激活“新动能”

作为“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本次大赛深度融入政校地合作机制。活动现场,莫潇书记在致辞中特别提到:“储良村与湛江科技学院的合作已形成‘专利输血+产业造血’的闭环。”今年4月,校方将原创龙眼IP“桂小润”专利无偿赠予村集体,同步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推动龙眼包装溢价,并通过研学课程设计吸引全国各地学生参与乡村实践。罗如学副校长在总结讲话中强调,这是一次“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的创新尝试。采取“以赛促产、以产促教”的模式,实现了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为产教融合提供了新范式。此次大赛更是推动“课程+项目+实践”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改革,引导学生在真实场景中提升专业能力,培养全面发展新农人。同时,短视频大赛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校地合作迈入“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的新阶段。

莫潇书记发表讲话,对学校师生倾心创作进行感谢


以“短视频大赛”为支点,撬动乡村发展新杠杆

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双方在“百千万工程”实践中迈出重要一步。正如罗如学副校长在致辞中所说:“短视频是手段,不是目的。我们的目标是通过这种形式,构建可持续的乡村发展生态。”接下来,双方将以大赛为契机,持续推进“储良龙眼”IP开发、数字产业园建设、研学基地运营等项目,助力储良村集体经济收入发展,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粤西地区校地合作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样本。



罗如学副校长对此次大赛进行了总结

从“一颗龙眼”到“一个IP”,从“田间地头”到“网络云端”,这场短视频大赛不仅是一次创意的碰撞,更是政校地协同创新推进“百千万工程”的生动缩影。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以赛促产”,湛江科技学院与储良村探索出一条“短视频赋能乡村振兴、产教融合驱动发展”的新路径,储良村正以数字技术为画笔,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提供了勾勒出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未来,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让青春创意在乡村热土上绽放绚丽之花,书写校地共赢的新篇章。

初审:麦雅婵

复审:吴国洪

终审:唐剑峰

地址: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教育城新坡路1号  管理学院  学院办公室电话:0759-3263850 学生工作办公室电话:07593151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