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代码:050101学科门类:中国语言文学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立足广东、面向华南,辐射东南亚、服务海内外的发展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语言、文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高尚的人文情怀、全面的语言文学专业素养、出色的知识整合能力、过硬的语文教学能力和秘书实务能力、突出的反思精神和创新意识、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宽广的国际视野的中文专业人才。
二、专业特色
培养具有较高中国语言文化素养、扎实语言文字基础、较强文化传承能力,能从事中学语文教学,适应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出版机构等岗位语言文字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三、毕业要求
毕业生在素质、知识与能力方面应达到如下要求:
(一)素质要求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具有社会责任感,人文与科学素养,具有合作与创新精神。
2.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在语文教育教学中贯彻立德树人的理念,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中国语言,文学等基础知识,了解我国国情和国际发展动态,自觉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意识。
(二)知识要求
1.掌握中国语言、文学、写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熟悉语文学科教育与教学的理论知识,了解汉语言文学的历史发展和最新研究成果。
2.了解外国语言文学、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秘书学等相关学科基础知识。
3.具备现代办公设备操作的基本技能和文献检索技巧,具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良好的人文素养,以及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组织管理及现代办公等技能。
4.具有良好的思辨能力、量化思维能力、数字化信息素养。
(三)能力要求
1.具备全面扎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素养,具有对人文学科各专业知识的整合能力和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能够胜任语文教学、秘书实务、文学创作、文字编辑等工作。
2.具有较强的文学感悟能力、文献典籍阅读能力、审美鉴评能力。
3.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创新创业、信息技术应用、实践和科学研究等能力。
4.具备一门外语(英语)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能够阅读和翻译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5.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较强的领导、管理、协调和沟通能力。
6.具有终身学习能力。
四、主干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为主干学科。
五、专业核心课程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大学写作、中国文化概论、外国文学等。
六、学制及修业年限
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4~7年。
七、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
毕业学分:163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模块54学分,专业教育课程模块80学分,职业教育课程模块29学分。
总学时:317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学时2092,占总学时的66%,实践教学学时:1084学时,占总学时的34%。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八、教学计划
各学期教学活动时间安排
项目
周数
学期
| 入学
教育
| 军事
训练
| 理论
教学
| 考试
| 课程
论文
(设计)
| 课程
实习
| 技能
训练
| 课程
实习
| 兴趣小组
| 毕业
实习
| 毕业
设计
(论文)
| 毕业答辩
| 毕业
教育
| 机动
时间
| 学期
周数
| 寒/
暑假
| 学期
小计
|
第一学期
| 1
| 2
| 12
| 2
|
|
| 1
|
|
|
|
|
|
| 2
| 19
| 6
| 25
|
第二学期
|
|
| 16
| 2
|
| 1
|
|
| 1
|
|
|
|
| 1
| 19
| 8
| 27
|
第三学期
|
|
| 16
| 2
|
| 1
|
|
| 1
|
|
|
|
| 1
| 19
| 6
| 25
|
第四学期
|
|
| 16
| 2
| 1
|
| 1
|
| 1
|
|
|
|
| 1
| 19
| 8
| 27
|
第五学期
|
|
| 16
| 2
| 3
|
| 1
|
| 1
|
|
|
|
| 1
| 19
| 6
| 25
|
第六学期
|
|
| 16
| 2
| 3
|
| 1
| 1
| 1
|
|
|
|
| 1
| 19
| 8
| 27
|
第七学期
|
|
| 12
| 2
| 1
|
|
|
|
|
| (4)+3
|
|
| 1
| 19
| 6
| 25
|
第八学期
|
|
|
|
|
|
|
|
|
| 10
| (10)+2
| 2
| 1
| 2
| 17
| 0
| 17
|
备注:
1.一般每学期19周。
2.一般每学年寒假6周,暑假8周(最后一学年不安排暑假)。
3.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社会实践安排在假期进行。
4.毕业设计(论文)的部分时间可以与其它环节平行(同时)进行,如表中带括号的数字。
5.其他年级参照执行。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计划表
一、通识教育课程模块
课 程 类
别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课 程 性
质
| 学分
| 学时
| 周学时
| 实践周数
| 开 课 学
期
| 考核
方式
|
总
学
时
| 理
论
教
学
| 实验实训
|
思想政治类课程
| 080111000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必修
| 3
| 48
| 40
| 8
| 3
| 0
| 1
| 考试
|
0801110002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48
| 40
| 8
| 3
| 0
| 2
| 考试
|
080111000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
| 5
| 80
| 72
| 8
| 5
| 0
| 3
| 考试
|
0801110003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3
| 48
| 40
| 8
| 3
| 0
| 4
| 考试
|
0801110005
| 形势与政策教育系列讲座Ⅰ
| 0.5
| 8
| 8
| 0
| 1
| 0
| 1
| 考查
|
0801110006
| 形势与政策教育系列讲座Ⅱ
|
| 0.5
| 8
| 8
| 0
| 1
| 0
| 4
| 考查
|
0801110007
| 形势与政策教育系列讲座Ⅲ
|
| 0.5
| 8
| 8
| 0
| 1
| 0
| 6
| 考查
|
0801110008
| 形势与政策教育系列讲座Ⅳ
|
| 0.5
| 8
| 8
| 0
| 1
| 0
| 7
| 考查
|
0801310001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与
青年学生使命担当
| 限选
| 1
| 20
| 20
| 0
| 2
| 0
| 2
| 考查
|
小计
| 17
| 276
| 244
| 32
| 20
| 0
|
|
|
工具类
| 0306110001
| 综合英语I
| 必修
| 3
| 48
| 36
| 12
| 3
| 0
| 1
| 考试
|
0306110002
| 综合英语II
| 3
| 48
| 36
| 12
| 3
| 0
| 2
| 考试
|
0306110003
| 综合英语III
| 3
| 48
| 36
| 12
| 3
| 0
| 3
| 考试
|
0306110004
| 综合英语IV
| 2
| 32
| 24
| 8
| 2
| 0
| 4
| 考试
|
0509110001
| 计算机基础
| 3
| 48
| 32
| 16
| 3
| 0
| 2
| 考试
|
小计
| 14
| 224
| 164
| 60
| 14
| 0
|
|
|
其他类
| 0000150001
| 入学教育与军事训练
| 必修
| 2
| 64
| 0
| 64
| 4
| 4
| 1
| 考查
|
0000110001
| 军事理论
| 2
| 36
| 36
| 0
| 3
| 0
| 1
| 考查
|
0700160001
| 体育与健康教育Ⅰ
| 1
| 36
| 4
| 32
| 3
| 0
| 1
| 考查
|
0700160005
| 保健与康复Ⅰ
| 1
| 36
| 8
| 28
| 3
| 0
| 1
| 考查
|
0700160002
| 体育与健康教育Ⅱ
| 1
| 36
| 4
| 32
| 3
| 0
| 2
| 考查
|
0700160006
| 保健与康复Ⅱ
| 1
| 36
| 8
| 28
| 3
| 0
| 2
| 考查
|
0700160003
| 体育俱乐部Ⅰ
| 1
| 36
| 4
| 32
| 3
| 0
| 3
| 考查
|
0700160007
| 保健与康复Ⅲ
| 1
| 36
| 8
| 28
| 3
| 0
| 3
| 考查
|
0700160004
| 体育俱乐部Ⅱ
| 1
| 36
| 4
| 32
| 3
| 0
| 4
| 考查
|
0700160008
| 保健与康复Ⅳ
| 1
| 36
| 8
| 28
| 3
| 0
| 4
| 考查
|
0000110002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1
| 16
| 16
| 0
| 1
| 0
| 1
| 考查
|
0000110007
| 大学生心理团体辅导
| 0.5
| 8
| 0
| 8
| 1
| 0
| 2
| 考查
|
0000110008
| 班级心理素质拓展实践
| 0.5
| 8
| 0
| 8
| 1
| 0
| 3
| 考查
|
0000110003
| 创新思维训练
| 1
| 16
| 4
| 12
| 1
| 0
| 5
| 考查
|
0000110004
| 批创思维导论
| 1
| 16
| 4
| 12
| 1
| 0
| 2
| 考查
|
0000110005
|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Ⅰ
| 0.5
| 8
| 8
| 0
| 1
| 0
| 1
| 考查
|
0000110006
|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Ⅱ
| 0.5
| 8
| 8
| 0
| 1
| 0
| 7
| 考查
|
0000150002
| 劳动教育
| 2
| 64
| 0
| 64
| 4
| 4
| 1-7
| 考查
|
小计
| 15
| 388
| 92
| 296
| 30
| 8
|
|
|
0000211000
| 社会科学类
| 选修
| 2
| 32
| 32
| 0
| 2
| 0
| 1-8
| 考查
|
0000212000
| 人文科学类
| 2
| 32
| 32
| 0
| 2
| 0
| 1-8
| 考查
|
0000213000
| 自然科学类
| 2
| 32
| 32
| 0
| 2
| 0
| 1-8
| 考查
|
0000214000
| 艺术审美类
| 2
| 32
| 32
| 0
| 2
| 0
| 1-8
| 考查
|
0000215000
| 工具及其他拓展类
| 2
| 32
| 32
| 0
| 2
| 0
| 1-8
| 考查
|
小计
| 8
| 128
| 128
| 0
| 8
| 0
|
|
|
合计
| 54
| 1016
| 628
| 388
| 72
| 8
|
|
|
注:体育类课程1学分对应36学时。保健与康复课程适用学生为:因身体健康原因申请免修体育课的学生,此课程与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分开计算学时。
二、专业教育课程模块
课程类别
| 课程
代码
| 课程名称
| 课程性质
| 学分
| 学时
| 周学时
| 实践
周数
| 开课学期
| 考核
方式
| 备
注
|
总学时
| 理论教学
| 实验实训
|
学科基础课程
| 0307410001
| 中国当代文学思潮
| 必
修
| 2
| 32
| 32
| 0
| 2
| 0
| 2
| 考查
|
|
0307410002
| 中国文学批评史
| 2
| 32
| 32
| 0
| 2
| 0
| 6
| 考试
|
|
0307410003
| 当代西方文论
| 2
| 32
| 32
| 0
| 2
| 0
| 5
| 考试
|
|
0306410005
| 语言学概论
| 2
| 32
| 32
| 0
| 2
| 0
| 3
| 考试
|
|
0306410007
| 文学概论
| 3
| 48
| 48
| 0
| 3
| 0
| 5
| 考试
|
|
0306410008
| 中国文化概论
| 3
| 48
| 48
| 0
| 3
| 0
| 3
| 考试
|
|
0306710004
| 美学概论
|
| 3
| 48
| 48
| 0
| 3
| 0
| 6
| 考查
|
|
0307410004
| 国学通论
| 3
| 48
| 48
| 0
| 3
| 0
| 6
| 考查
|
|
0307410005
| 影视文学研究
|
| 2
| 32
| 24
| 8
| 2
| 0
| 6
| 考查
|
|
小计
| 22
| 352
| 344
| 8
| 22
| 0
|
|
|
|
专业核心课程
| 0306910011
| 现代汉语I
| 必
修
| 3
| 48
| 48
| 0
| 4
| 0
| 1
| 考试
|
|
0306910011
| 现代汉语II
| 3
| 48
| 44
| 4
| 3
| 0
| 2
| 考试
|
|
0306410003
| 古代汉语I
| 3
| 48
| 40
| 8
| 3
| 0
| 3
| 考试
|
|
0306410004
| 古代汉语II
| 3
| 48
| 40
| 8
| 3
| 0
| 4
| 考试
|
|
0306510001
| 中国现当代文学I
| 3
| 48
| 48
| 0
| 3
| 0
| 4
| 考试
|
|
0306510002
| 中国现当代文学II
| 3
| 48
| 40
| 8
| 3
| 0
| 5
| 考试
|
|
0306510005
| 中国古代文学I
| 2
| 32
| 32
| 0
| 2
| 0
| 2
| 考试
|
|
0306510006
| 中国古代文学II
| 2
| 32
| 24
| 8
| 2
| 0
| 3
| 考试
|
|
0306510007
| 中国古代文学III
| 2
| 32
| 32
| 0
| 2
| 0
| 4
| 考试
|
|
0306510008
| 中国古代文学IV
| 2
| 32
| 32
| 0
| 2
| 0
| 5
| 考试
|
|
0306710006
| 外国文学I
|
| 2
| 32
| 32
| 0
| 2
| 0
| 4
| 考试
|
|
0306710007
| 外国文学II
| 2
| 32
| 32
| 0
| 2
| 0
| 5
| 考试
|
|
0306410009
| 汉语写作I
| 2
| 32
| 20
| 12
| 2
| 0
| 3
| 考试
|
|
0306410010
| 汉语写作II
| 2
| 32
| 20
| 12
| 2
| 0
| 4
| 考试
|
|
小计
| 34
| 544
| 484
| 60
| 35
|
|
|
|
|
专业限选课程
| 0307610001
| 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
| 教育方向限选
| 2
| 32
| 22
| 10
| 2
| 0
| 6
| 考查
|
|
0307610002
| 中小学语文教材分析
| 2
| 32
| 32
| 0
| 2
| 0
| 7
| 考查
|
|
0306610003
| 教育学
| 2
| 32
| 32
| 0
| 2
| 0
| 5
| 考试
|
|
0306610004
| 教育心理学
| 2
| 32
| 32
| 0
| 2
| 0
| 5
| 考试
|
|
0306610005
|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 2
| 32
| 24
| 8
| 2
| 0
| 7
| 考查
|
|
0306610006
| 中小学语文教学法
| 2
| 32
| 24
| 8
| 2
| 0
| 6
| 考查
|
|
小计
| 12
| 192
| 166
| 26
| 12
| 0
|
|
|
|
0306610007
| 秘书写作
| 秘书方向限选
| 2
| 32
| 24
| 8
| 2
| 0
| 7
| 考查
|
|
0306610008
| 秘书学概论
| 2
| 32
| 32
| 0
| 2
| 0
| 5
| 考查
|
|
0306610009
| 公共关系学
| 2
| 32
| 32
| 0
| 2
| 0
| 6
| 考试
|
|
0306610010
| 管理学基础
| 2
| 32
| 32
| 0
| 2
| 0
| 5
| 考试
|
|
0306610011
| 秘书实务
| 2
| 32
| 28
| 4
| 2
| 0
| 7
| 考查
|
|
0306610012
| 语言交际艺术
| 2
| 32
| 28
| 4
| 2
| 0
| 6
| 考查
|
|
小计
| 12
| 192
| 176
| 16
| 12
| 0
|
|
|
|
专业任选课程
| 0306710001
| 现代汉语语法专题
| 选
修
| 2
| 32
| 32
| 0
| 2
| 0
| 6
| 考试
|
|
0306710002
| 汉语修辞学
| 2
| 32
| 32
| 0
| 2
| 0
| 5
| 考试
|
|
0306710003
| 学术论文写作
| 2
| 32
| 24
| 8
| 2
| 0
| 7
| 考查
|
|
0307710001
| 汉字与文化
| 2
| 32
| 32
| 0
| 2
| 0
| 7
| 考查
|
|
0306910002
| 中外语言学名著选读
| 2
| 32
| 32
| 0
| 2
| 0
| 6
| 考查
|
|
0307710003
| 中文研究的数据统计分析实务
| 2
| 32
| 14
| 10
| 2
| 0
| 7
| 考查
|
|
0306810004
| 中国现当代文学选读
| 2
| 32
| 32
| 0
| 2
| 0
| 5
| 考查
|
|
0306610001
| 唐诗宋词鉴赏
| 2
| 32
| 32
| 0
| 2
| 0
| 6
| 考查
|
|
0307710005
| 比较文学原理
| 2
| 32
| 32
| 0
| 2
| 0
| 5
| 考查
|
|
0307710006
| 地域文学与文化
| 2
| 32
| 32
| 0
| 2
| 0
| 6
| 考查
|
|
0307710007
| 现代语文教育发展研究
| 2
| 32
| 32
| 0
| 2
| 0
| 5
| 考查
|
|
0307710008
| 网络传播与文化
| 2
| 32
| 32
| 0
| 2
| 0
| 6
| 考查
|
|
0307710009
| 演说与论辩
| 2
| 32
| 24
| 8
| 2
| 0
| 7
| 考查
|
|
0307710010
| 哲学通论
| 2
| 32
| 32
| 0
| 2
| 0
| 5
| 考查
|
|
0307710011
| 书法鉴赏与教育
|
| 1
| 16
| 8
| 8
| 2
| 0
| 7
| 考查
|
|
小计
| 12
| 192
| 166
| 26
| 12
| 0
|
|
|
|
合计(教育方向)
| 80
| 1280
| 1160
| 120
| 81
| 0
|
|
|
|
合计(秘书方向)
| 80
| 1280
| 1160
| 120
| 81
| 0
|
|
|
|
三、职业教育课程模块
课程类别
| 课程
代码
| 课程名称
| 课程性质
| 学分
| 学时
| 周学时
| 实践
周数
| 开课学期
| 考核
方式
| 备注
|
总学时
| 理论教学
| 实验实训
|
职业类课程
| 0306810001
| 普通话口语技能训练
| 教育方向限选
| 1
| 16
| 6
| 10
| 2
| 0
| 1
| 考试
|
|
0306810002
| 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 2
| 32
| 22
| 10
| 2
| 0
| 7
| 考查
|
|
0306810003
| 汉语演讲与口才
| 2
| 32
| 22
| 10
| 2
| 0
| 5
| 考查
|
|
0307810001
| 语文教学技能训练
| 2
| 32
| 24
| 8
| 2
| 0
| 6
| 考查
|
|
0307810002
| 中小学语文教材分析
| 2
| 32
| 24
| 8
| 2
| 0
| 6
| 考查
|
|
0307810003
| 现代教育技术
| 2
| 32
| 22
| 10
| 2
| 0
| 5
| 考查
|
|
0307810004
| 语文教学名家教学赏析
|
| 1
| 16
| 8
| 8
| 2
| 0
| 7
| 考查
|
|
小计
| 12
| 192
| 128
| 64
| 14
| 0
|
|
|
|
0306810001
| 普通话口语技能训练
| 秘书方向限选
| 1
| 16
| 6
| 10
| 2
| 0
| 1
| 考试
|
|
0306810007
| 信息与档案管理
| 1
| 16
| 6
| 10
| 2
| 0
| 5
| 考试
|
|
0306810008
| 秘书社交礼仪
| 2
| 32
| 22
| 10
| 2
| 0
| 5
| 考查
|
|
0306810009
| 秘书口才学
| 2
| 32
| 22
| 10
| 2
| 0
| 6
| 考查
|
|
0306810010
| 会议与商务活动
| 2
| 32
| 24
| 8
| 2
| 0
| 6
| 考查
|
|
0306810011
| 秘书综合技能训练
| 2
| 32
| 24
| 8
| 2
| 0
| 7
| 考查
|
|
0306810012
| 秘书写作技能训练
| 2
| 32
| 24
| 8
| 2
| 0
| 7
| 考查
|
|
小计
| 12
| 192
| 128
| 64
| 14
| 0
|
|
|
|
0307910001
| 教师口语训练
| 任
选
| 2
| 32
| 24
| 8
| 2
| 0
| 5
| 考查
|
|
0307910002
| 新闻采访与写作训练
| 2
| 32
| 24
| 8
| 2
| 0
| 6
| 考查
|
|
0307910003
| 文秘与办公自动化
| 2
| 32
| 24
| 8
| 2
| 0
| 5
| 考查
|
|
0306910011
| 文学创意写作
| 2
| 32
| 24
| 8
| 2
| 0
| 6
| 考查
|
|
0307910005
| 文秘实务
| 2
| 32
| 32
| 0
| 2
| 0
| 5
| 考查
|
|
小计
| 4
| 64
| 48
| 16
| 4
| 0
|
|
|
|
见习
、
实习或实践类课程
| 0000150003
| 创新创业实践
| 必
修
| 2
| 64
| 0
| 64
| 4
| 4
| 1——6
| 校内外分散进行
|
|
0307030001
|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实践
| 0.5
| 16
| 0
| 16
| 1
| 1
| 6
| 校内外分散进行
|
|
0307030002
| 文学经典阅读与读书报告
| 0.5
| 16
| 0
| 16
| 1
| 1
| 2——6
| 考查
|
|
0000030001
| 毕业实习
| 5
| 160
| 0
| 160
| 5
| 5
| 8
| 校内外分散进行
|
|
小计
| 8
| 272
| 0
| 272
| 12
| 12
|
|
|
|
0000060001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 5
| 160
| 0
| 160
| 5
| 5
|
|
|
|
合计(教育方向)
| 29
| 880
| 304
| 576
| 49
| 17
|
|
|
|
合计(秘书方向)
| 29
| 880
| 304
| 576
| 49
| 17
|
|
|
|
九、修读指南
1.学位授予
实行弹性学制,基本学制为4年,修业年限为3~7年。学生在修满总学分163分,且完成全部培养方案要求的情况下,可以提前毕业,但修业年限不得少于3年;未修满学分和未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可以延后毕业,但修业年限一般不超过7年。
2.课程结构
本方案分两个目标方向设置课程模块:“教育方向”与“秘书方向”于第五学期开始区分,第四学期末学生需要确定自己的兴趣方向与特长进行选择,但此目标方向的分流仅在专业与职业类的限选课程中有所区别,其余模块的选择均不受方向限制。
(1)专业教育课程模块
① 专业限选课:于第五学期开始开设,根据方向选择特定的模块,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第五学期进行课程的2选1;
② 专业任选课:有一定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范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第五、六、七学期的任选课程中进行选择,不受目标方向的限制。
(2)职业教育课程模块:包括职业类课程、跨职业类课程和见习、实习或实践类课程。
职业类课程:指学生通过修读此类课程,掌握本专业所从事行业的基本职业技能。
职业限选课:于第五学期开设,根据方向模块进行分流选择,并根据职业意向与兴趣爱好,在第五、六两个学期的职业限选课中,对应专业限选的“教育方向”和“秘书方向”进行2选1。
职业任选课:集中放置本专业的实训类课程,以实训周的方式进行集中实训,强调其与职业对接的重要性。
编制人:孙汝建、杨晓宇 审核人: 时间:2021年6月18日
附录: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矩阵表
培养目标
| 毕业要求
| 课程设置
|
目标 1:素质要求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 1.1 思想道德素质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能运用所学知识贡献国家、服务社会。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军事理论、形势与政策、通识选修课程。
|
1.2 文化素质
具有良好的民族文化素养、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良好的技术文化素养。
| 思政类课程、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等。
|
1.3专业素质
科学素质: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利用科学文化知识传统处理问题的素养。
实践素质:具备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 集中实践环节以及课程内实验实践环节。
|
1.4身心素质
(1)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与技巧;具有满足职业工作的身体条件。
(2)能正确评价自己和客观评价他人;正确对待成长和挫折、恰到好处地处理人际关系;具有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和抗压解压能力。
| 心理健康类通识教育选修课、心理老师辅导、社会实践等。
|
目标2:知识要求
掌握中国语言,文学和文化等基础知识,了解我国国情和国际发展动态;具备一门外语(英语),能够熟练阅读和翻译本专业的外文书刊;掌握语文学科教学,文秘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职业技能。
| 2.1工具性知识
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熟练阅读和翻译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分析处理的能力。
| 综合英语、计算机基础、现代教育技术等。
|
2.2 自然科学知识
揭示自然界发生的现象及其实质,进而把握规律性;培养科技人才,尤其是在以科学技术为主导的现代社会,关乎国家发展战略乃至国家治理目标的有效实现。
| 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人文科学类等通识选修课程、创新思维训练、批创思维导论。
|
2.3人文社科知识、法律法规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分析和解释的方法来验证人的观念、精神、情感和价值等;具有哲学、历史等社会科学基本知识;了解心理学、秘书学、教育学和传播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秘书学概论、管理学基础、公共关系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
|
2.4 学科基础知识
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
|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汉语写作、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
|
2.5专业知识
掌握中国语言,文学和文化等基础知识,了解我国国情和国际发展动态;了解汉语言文学的学科发展历史、前沿及热点。
| 中国文化概论,国学通论、美学概论、中国当代文学思潮、中国文学批评史、当代西方文论等。
|
目标 3:能力要求
掌握语文学科教学,文秘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职业技能;具有良好的思辨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实践能力和一定的研究能力。
| 3.1 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有通过课堂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阅读、交流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获取知识的能力;终身学习的意识与习惯。
| 课堂教学、课程实践,课程实训、学术讲座、毕业论文等。
|
3.2应用知识的能力
熟练掌握与语文学科教学、文秘相关的基础知识,通过课程综合实训的开展,提升学生在学科教学、文秘、新闻传播等工作方面的实践技能,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 现代教育多媒体技术、社会调查与思想政治课、社会实践、新闻采访与写作训练,文学创意写作,秘书写作技能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
3.3职业能力:
(1)深入理解任教学科知识体系与思想方法,综合运用教育理论及多学科知识和技术有效开展教育教学;
(2)具备现代办公设备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系统的秘书学专业理论知识,以及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组织管理、现代办公等秘书职业技能,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胜任组织、管理、公关等秘书工作。
| 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中小学语文教材分析、课程实践、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小学语文教学法、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毕业论文。
秘书学概论、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关系学、管理学基础、会议管理。
|
3.4创新与创业能力
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在学科教学、秘书实训、学术研究等方面进行一定的创新。
| 中文研究的数据统计分析实务,秘书实务,课程实践,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毕业论文、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实践。
|
3.5 团队合作能力、协调组织能力
解团队合作中的成员职责、能够在团队中担任所分管的工作、具有团队管理和组织协调的基本能力。
| 采取团队的形式组织案例分析、课程实训、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团队合作与团队管理能力。
|
目标 4:具备并能应用
专业相关的学科 前沿与发展专业知识
| 4.1 学科前沿与发展专业知识,了解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动态。
| 现代语文教育发展研究、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网络传播与文化等。
|
目标5:具备与本专业 相关的信息获取、计算 机应用、阅读外文资料 的能力
| 5.1获取信息能力
| 专业课程的作业、课程实习、毕业论文、社会实践;(专业)学术论文写作、毕业方案设计。
|
5.2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 学术论文写作。
|
5.3 阅读外文资料能力
| 综合英语、(专业)学术论文写作、毕业论文。
|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跨职业教育课程模块
课程类别
| 课程
代码
| 课程名称
| 课程性质
| 学分
| 学时
| 周学时
| 实践
周数
| 开课学期
| 考核
方式
|
总学时
| 理论教学
| 实验实训
|
跨职业类课程
| 0306810001
| 明清小说人物评点
| 限
选
| 2
| 32
| 32
| 0
| 2
| 0
| 6
| 考查
|
0306810002
| 国学经典导读
| 2
| 32
| 32
| 0
| 2
| 0
| 5
| 考查
|
0306810003
| 中国文化通论
| 2
| 32
| 32
| 0
| 2
| 0
| 7
| 考查
|
0306810004
| 中国现代文学选读
| 2
| 32
| 32
| 0
| 2
| 0
| 6
| 考查
|
0306810005
| 中国当代文学选读
| 2
| 32
| 32
| 0
| 2
| 0
| 7
| 考查
|
小计
| 10
| 160
| 160
| 0
| 10
| 0
|
|
|
0306910001
| 中国民俗学
| 任
选
| 2
| 32
| 32
| 0
| 2
| 0
| 6
| 考查
|
0306910002
| 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
| 2
| 32
| 32
| 0
| 2
| 0
| 6
| 考查
|
0306910003
| 现代文学作品选
| 2
| 32
| 32
| 0
| 2
| 0
| 5
| 考查
|
0306910004
| 诗经、楚辞选读
| 2
| 32
| 32
| 0
| 2
| 0
| 6
| 考查
|
0306910005
| 汉语书法
| 2
| 32
| 32
| 0
| 2
| 0
| 5
| 考查
|
0306910006
| 唐诗宋词赏析
| 2
| 32
| 32
| 0
| 2
| 0
| 5
| 考查
|
0306910007
| 影视鉴赏
| 2
| 32
| 32
| 0
| 2
| 0
| 6
| 考查
|
0306910008
| 中外获奖文学作品鉴赏
| 2
| 32
| 32
| 0
| 2
| 0
| 5
| 考查
|
0306910009
| 女性文学选讲
| 2
| 32
| 32
| 0
| 2
| 0
| 5
| 考查
|
0306910010
| 台港澳文学
| 2
| 32
| 32
| 0
| 2
| 0
| 6
| 考查
|
0306910011
| 文学创意写作
| 2
| 32
| 32
| 0
| 2
| 0
| 5
| 考查
|
0306910012
| 中外语言学名著导读
| 2
| 32
| 32
| 0
| 2
| 0
| 5
| 考查
|
小计
| 10
| 160
| 160
| 0
| 10
| 0
|
|
|
合计
| 20
| 320
| 320
| 0
| 20
| 0
|
|
|
注:跨职业教育课程模块是为本专业以外专业学生设置的课程。目的是让学生为未来的职业选择做好多种准备,实现个性培养,该类课程学分不纳入毕业学分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