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巩固反诈教育成果,文化传媒学院在前期集中宣教的基础上,持续深化举措、压实责任,以“承诺引领、教育筑基、警示固本、整改增效、应急兜底”为主线,推动反诈工作向纵深发展,织密校园安全防护网。
承诺引领,签署承诺书
4月21日,文化传媒学院组织全体学生签署《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承诺书》,以庄重仪式推动反诈意识内化于心。承诺书明确“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不贪图小利、不投机取巧”五大准则,并纳入学生安全教育档案。

通过全员签署承诺书,切实强化了学生的责任意识与行为规范,有效促进了反诈理念从“纸上约定”向“行动自觉”的转化,学生主动防范风险的能力显著增强。
教育筑基,实施教育全覆盖
4月24日,文化传媒学院策划组织反诈专题创意海报设计大赛,旨在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全覆盖”决策部署,增强师生防范电信诈骗安全意识。活动通过艺术创作与安全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形式,吸引了全院师生踊跃参与,经评审,《全民反诈,守护平安湛科》《提高意识,谨防诈骗》等7件优秀作品脱颖而出。

多元化活动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反诈知识掌握水平,有效促进了反诈教育从“单向输入”向“主动输出”的转变,校园内形成了浓厚的防诈宣传氛围。
警示固本,观看反诈专题警示片
4月26日,文化传媒学院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集中观看反诈题材电影《孤注一掷》,并同步开展“观影话反诈”主题讨论会。影片中真实案例的冲击力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贪小利、吃大亏”的后果。讨论会上,辅导员结合近期高校诈骗案件,剖析“冒充公检法”“情感诈骗”等新型手段,引导学生从“被动听讲”转向“主动思辨”。


通过沉浸式警示教育,学生对诈骗手段的辨识能力与风险防范意识得到显著增强,进一步推动了“以案为鉴、警钟长鸣”理念的深入人心,校园诈骗案件防范成效稳步提升。
整改增效,落实检视整改制
4月29日,文化传媒学院严格落实检视整改机制,对诈骗事件实行“零容忍”管理。凡发生学生被骗事件的班级,辅导员须按规定在每周学生工作例会上详细汇报案件经过及处置措施;若一个月内文化传媒学院发生两起及以上学生被诈骗案件,则需在全校学工例会上公开检讨,并提交整改方案。


通过“问题-整改-提升”闭环管理机制,有力压实了各级主体责任,推动了反诈工作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的转型,文化传媒学院风险预警与漏洞整改效率显著提高,为长效防控奠定了坚实基础。
应急兜底,建立应急响应链
4月30日,为提升应急处置效能,文化传媒学院将完善“学生-宿舍长-班主任/辅导员-学院”四级联动机制,明确各级职责与上报时限。

通过四级联动机制建设,文化传媒学院全面提升了校园应急响应速度与协同处置能力,切实强化了基层防控网络的灵敏性与实效性,为受骗学生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援助与保障。
文化传媒学院通过“长效促常治”的方法驱动反诈方案落地实施,初步构建起承诺、教育、警示、整改、应急“五位一体”的反诈长效机制,筑牢了反诈“防火墙”。接下来,文化传媒学院将举办更多形式丰富、内容新颖的反诈活动,持续创新宣教形式,推动反诈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构建“无诈校园”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