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经济与金融学院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作者:经济与金融学院        初审:        复审:        终审:        发布时间:2022-01-05        阅读量:

经济与金融学院现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工程、国际商务和电子商务5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500人左右。长期以来,学院秉承“心中有学生,学生有天下”的教育教学理念,以“新商科”专业群建设为抓手,重视学科的交叉融合,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构建了适应产业行业需求的“产教融合、强化应用、聚焦实践、突出实战”的“新商科”实践教学新矩阵。

学院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始终着眼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紧密围绕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立足学生成长成才,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同国家、社会需要紧密结合,鼓励和支持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同时,不断鼓励学生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引导学生诚信择业、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为国家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021年,我院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和学校有关学生就业创业的工作要求,结合学院实际,继续全面落实“一把手工程”、“全员工程”。积极落实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坚持传承与创新结合,挖掘校内外资源,搭建特色就业平台,拓展就业新领域。促进就业与招生、培养的联动,推进创业促就业,增强就业竞争力,确保了不断增加的就业人数和稳定的就业率。

第一部分:2021届毕业生基本情况

本部分将从毕业生规模、就业率、就业流向以及行业分布等方面对 2021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本报告中涉及2021届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截止时间为2021年12月25日。

一、毕业生规模与结构

经济与金融学院2021届毕业生人数1016人,其中国际经济与贸易242人(24%),经济学294人(29%),金融工程264人(26%),电子商务172(17%),国际商务44人(4%);分性别来看,男生481人,女生535人。


313C

二、毕业生总体就业率

(一)学院总体就业率

截止2021年12月25日,学院毕业生人数1016人,实际就业人数967人,毕业生就业率为95.18%。

表1-2 经济与金融学院总体就业情况统计

学院

专业

参加就业人数

已就业人数

就业率

平均薪酬

专业对口率

经济与金融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

242

221

91.32%

5100.03

71.9%

经济学

294

280

95.24%

6057.63

65.65%

金融工程

210

202

96.19%

5329.09

62.86%

电子商务

144

139

96.53%

5159.19

81.25%

国际商务

44

44

100%

5161.00

77.27%

金融工程(二年制)

54

54

100%

5171.24

74.07%

电子商务(二年制)

28

27

96.43%

5199.52

64.29%

小计

1016

967

95.18%

5443.20

69.69%

(二)就业结构

1.毕业生就业的行业结构

2021届毕业生就业分布在19个不同行业中,主要的行业有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教育,这四个行业占比为62.36%。具体情况见下表。


就业单位行业分布

毕业生就业人数

平均薪酬

分布比例

农、林、牧、渔业

13

6883.33

1.34%

采矿业

1

8000

0.10%

制造业

100

4915.88

10.34%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4

4625

0.41%

建筑业

15

5326.67

1.55%

批发和零售业

141

5874.27

14.58%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40

5331.9

4.14%

住宿和餐饮业

13

5784.62

1.34%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33

5178.07

13.75%

金融业

175

5500.34

18.10%

房地产业

46

5923.91

4.76%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53

5666.79

5.48%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6

5200

1.65%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7

4619.29

0.72%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22

4981.82

2.28%

教育

124

5455.24

12.82%

卫生和社会工作

18

5091.67

1.86%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32

5332.19

3.31%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4

5193.17

1.45%

合计

967

5443.22

100%


D437

2.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

2021届毕业生就业地区以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为主,占比49.33%;其次为广东省佛山市、湛江市、东莞市、中山市,占比26.99%,六个地区就业人数总占比为76.32%。

表1-4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图

单位所属地区

人数

各分布占比

北京市市辖区

6

0.62%

上海市市辖区

2

0.21%

江苏省南京市

3

0.31%

浙江省杭州市

3

0.31%

浙江省绍兴市

1

0.10%

福建省福州市

1

0.10%

福建省厦门市

2

0.21%

福建省泉州市

1

0.10%

江西省九江市

1

0.10%

江西省赣州市

2

0.21%

山东省济南市

1

0.10%

湖南省长沙市

1

0.10%

广东省广州市

254

26.27%

广东省韶关市

9

0.93%

广东省深圳市

223

23.06%

广东省珠海市

18

1.86%

广东省汕头市

7

0.72%

广东省佛山市

98

10.13%

广东省江门市

29

3.00%

广东省湛江市

64

6.62%

广东省茂名市

14

1.45%

广东省肇庆市

19

1.96%

广东省惠州市

27

2.79%

广东省梅州市

7

0.72%

广东省汕尾市

4

0.41%

广东省河源市

7

0.72%

广东省阳江市

6

0.62%

广东省清远市

12

1.24%

广东省东莞市

59

6.10%

广东省中山市

40

4.14%

广东省潮州市

1

0.10%

广东省揭阳市

8

0.83%

广东省云浮市

6

0.62%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3

0.31%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2

0.21%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

2

0.21%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

1

0.10%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

1

0.10%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

1

0.10%

海南省海口市

1

0.10%

海南省直辖县级市

1

0.10%

重庆市市辖区

1

0.10%

四川省成都市

3

0.31%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1

0.10%

云南省昆明市

2

0.21%

云南省昭通市

1

0.1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1

0.1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

1

0.10%

澳门特别行政区

4

0.41%

境外(不含港澳台)

5

0.52%

合计

967

100%

3.毕业生就业去向分布

2021届毕业生最主要的毕业去向是“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68.21%)。“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人数为693人,“自主创业”人数为9人,“升学深造”人数为19人,“无工作,继续寻找”人数为46人。


5654

第二部分: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分析

2021年12月,学院针对2021届毕业生开展就业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04份,回收有效问卷22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73.68%。参加问卷调查的男生有96人,女生128人。据对毕业生“目前就业状况”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一)毕业生在求职中地域关注

2021届毕业生有55.36%选择到“一线城市”工作,有23.66%左右的毕业生选择二、三线城市(家乡以外),仅有0.89%的毕业生选择“边远/中西部地区”。通过调查分析,可以看到一线城市对于毕业生来说有较强吸引力,半数学生选择去家乡外的二三线城市。


8420

(二)毕业生满意度

根据毕业生就业调查问卷统计,毕业生对就业状况表示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占比60.71%。


9811

(三)毕业生希望学校进一步加强的教育工作

超过八成的毕业生希望学校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专业技能的培养、人际协调能力”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教育和培养。


C873

毕业生平均薪资水平

根据广东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智慧服务平台显示,我院毕业生平均月收入逐年增高,除了2020届毕业生就业受到疫情影响。2021届毕业生就业平均起薪为5443元/月,超出2018届毕业生1956元/月。


A6B1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为 38.2%。其中 52.94%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表示“一般满意”,5.88%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表示“不够满意”。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处于“很满意”和“一般满意”水平之间。


69F8

第三部分:就业工作主要措施及特点

一、就业工作组织机构健全,职责分工明确

我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以学院院长和党总支书记为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系主任、就业工作专员、辅导员和班主任为成员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对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层层抓落实。

一年来,学院定时召开就业创业专题会议、多次召开就业工作推进会,会上通报就业工作开展进度,总结现阶段工作成果,明确责任到人,确保年度就业创业工作目标和工作举措稳步推进。

二、引导和鼓励毕业生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学院重视毕业生就业观、成才观的教育和培养,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同国家、社会需要紧密结合,通过宣传报道大学生村官、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计划、西部计划等中央基层就业项目,鼓励学生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引导学生诚信择业、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为国家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针对毕业班的学生党员,我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要求他们在就业过程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就业,尽快落实工作单位,有条件的还要帮助困难就业同学解决就业问题,并要求学生党员走出校门之后要认真学习,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走好社会人生路。

三、搭建就业优质平台,力促学生充分高质量就业

为拓宽毕业生就业市场,搭建好就业推荐平台,我院领导重视校企联盟,深化与重要行业、重要地域、重点单位的深入合作与全面互动,并不断拓宽对领域就业单位合作范围,建立一批相对稳定、不断发展的就业基地。一方面以各专业实习基地为依托,与实习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努力促成和建立起实习、就业一条龙的相对稳定的就业基地。另一方面,我院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与徐闻县政府、湛江市星阳实业有限公司、碧桂园集团、信达证券、广东壹号食品公司等深入合作。2020年11月我院举办广东振贸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外贸跨境电商就业班宣讲会;12月份与碧桂园共建电商人才培训班顺利举行,在本次电商培训班中,我院有20名毕业生获得由碧桂园集团赞助的助学金。就业班是为了培养专业电商人才,促进中国外贸发展,助力“一带一路”倡议,也是我院深化校企合作,促进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平台。我院将继续作为,把就业工作作为发展的生命线,扎实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保障工作。

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大赛,完善创业孵化机构运行机制

当前国家针对大学生就业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扶持政策,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大学生可以从多个渠道来获取启动资金来开展创业项目,并在后续的发展中得到资金支撑。我院多方广泛宣传相关政策,使同学们对创新就业政策更进一步了解,以创新项目转换为动力,激发学生创业热情,争取创业资金。我院老师亲自指导毕业生办理创业审批手续,当前毕业生魏俊浩、刘运锋等成功创办了湛江市阿拉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湛江市亿知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五、完善困难毕业生“一对一”就业帮扶机制

我院按照“重点关注、重点推荐、重点服务”的原则,重点针对困难家庭毕业生、学业困难毕业生等群体开展就业帮扶工作。整合各类资源,加强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指导服务,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困难学生顺利就业。同时学院里建立就业困难毕业生档案,及时掌握困难毕业生的就业状况,采取“一生一策”动态管理,由辅导员和班主任开展“一对一”就业帮扶,负责困难毕业生的帮扶落实,定期与毕业生联系,针对具体情况,制定帮扶计划,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爱心做好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积极落实国家就业补贴政策,组织低保家庭毕业生、享受国家助学贷款毕业生、残疾毕业生申请就业求职补贴,我院2021届共87名毕业生享受政策。

强化就业指导服务,提升毕业生职能力

学院面向不同年级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模拟面试大赛,充分发挥活动比赛引领的渠道作用,引导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清晰认知职业路径,提升学生职业意识,积极做好就业求职中笔试、面试各项准备。此外针对毕业生求职不同阶段,组织了内容涵盖就业政策、就业实习动员、就业形势分析、考研指导、公务员报考等多个方面的就业专题宣讲会。通过学院公众号、班级微信群、QQ群等形式精准推送就业信息,同时开展个性化定制服务,为未就业的毕业生精准送岗位、送政策、送指导。我院邀请了研越教育导师吴倩倩为毕业生开展“筑梦扬帆、研途有你”大学生升学规划讲座,让同学对考研更深一步了解,明确自我发展方向。

第四部分:人才培养特色对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情况

我院对学生的培养以就业为导向,致力于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使学生培养的数量与社会岗位需求相匹配、学生培养的质量满足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我院目前形成了以金融、外贸和电商为特色的学科专业体学院,服务这三大行业领域是人才培养特色,也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去向。在相关领域中的多年积淀,已成为我院的独特优势。我院紧抓学科特色、专业特色,根据特色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并立足行业领域对相关专业的辐射作用,也带动了其他专业的就业。毕业生普遍分布在这几个行业中,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充分利用学校搭建的就业服务平台和每年举办多场校级层面就业双向选择洽谈会,鼓励学生多参加,而且是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参加。

积极推进“双(多)证书”教育,学生毕业时既取得毕业文凭,又取得职业技能证书,以“双证”走向社会,不仅有利于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也有利于学生就业,同时在企业实习期间还享受带薪实习的待遇。确立“能力本位”的素质教育理念,把增强学生能力作为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出发点,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改革、教育教学、学生活动等方面积极进行大学生能力建设,构建大学生合理的能力结构。在学生的能力培养方面,注重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知识的培养,针对薄弱能力进行完善,从而帮助学生就业后更好更快的适应职场、胜任工作要求,这样更加有利拓宽就业市场。

第五部分:就业发展趋势及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就业问题不是孤立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毕业生自身的问题。随着行业发展速度的加快,用人单位在用人体制、技术需求等方面也有着很大变化,但是人才培养具有相对滞后性,如果不能够提前预判行业发展趋势,就无法跟上行业的发展步伐。有什么样的需求就应该有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机制,必须根据社会需求变化对人才培养计划、培养模式进行相应地调整。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注重从用人单位、毕业生、校友等方面反馈社会人才需求标准和对我校毕业生评价。每年组织走访企业,形成多维度评价反馈机制,通过多体学院、多指标评价要素的综合研判对人才培养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反馈,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即使是同一个专业,会根据市场的细分而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通过分类培养以满足市场不同的人才需求。学生培养常常要居安思危,只有紧盯市场需求变化,与时俱进,才能让学生好就业,只有学生培养好了,规模合适,就业才不是问题。合理定位人才培养方向和准确选择就业市场,成为高校避开就业总量压力和解决结构性矛盾并存造成的就业困难的有效途径。

经济与金融学院  

二〇二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地址: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教育城新坡路1号

(0759)3263843 (学院办公室)